洁净室一旦发生火灾,为避免正在建筑物内的人员因火烧、烟熏、中毒和房屋倒塌遭到伤害,必须尽快撤离;室内的物资也要进行抢救,减少火灾损失;同时,消防人员应迅速接近起火部位,扑救火灾。所以建筑物应设计完善的安全疏散设施,为火灾发生后的安全疏散创造条件。

1.疏散路线应简捷明了,便于寻找、辨别。考虑到紧急疏散时人们缺乏思考疏散方法的能力和时间紧迫,所以疏散路线应简捷、易于辨认,并设置简明易懂、醒目的疏散标志。洁净室 (区)的疏散路线不宜依赖洁净路线,应增设必要的短捷的安全疏散通道和出口通向室外等安全区域。

2.疏散路线要做到步步安全。疏散路线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:第一阶段是从火场到房间门;第二阶段是公共走廊中的疏散;第三阶段是在疏散楼梯间内疏散;第四阶段是出楼梯间到室外等安全区域的疏散。这四个阶段必须是步步走向安全的,以保证不出现 “逆流”。疏散路线的终端是安全区域。

3.疏散路线设计要符合人们的习惯要求。人们在紧急情况下,习惯走平常熟悉的路线,使经常使用的路线与火灾时紧急使用的路线有机地结合起来,有利于迅速而安全地疏散人员。同时应利用明显的标志引导人们走向安全区域。
4.疏散通道不应布置成不畅通的 “S”形或 “U”形,也不宜有变化宽度的平面布置;通道上方不能有妨碍安全疏散的突出物,下面不能有突然改变地面标高的踏步。